实在有点憋不住了,AI生成的一些垃圾,已经对我的平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,造成极大的困扰了。
昨天新年,白天我想找一张蛇的动漫样子模彷图,来做个新年贺卡。
然而就是这么简单的一次搜索,让我真的觉得,刻下的互联网,越来越不对劲了。
我就在搜索引擎搜了一下主要词“蛇 动漫”。
第一页的结果是这样,那一瞬间,我只觉得寒意从电脑屏幕爬上脊背。
为了文章阅读方便,我直接给大家标注了:所有被斜线划掉的,都是AI生成的。
嗯...就第三排第三张是真人画师的...其他,全是AI。。。
这些油腻的要死的画风,垃圾的审美,真的一眼劣质AI,我还怕我是有眼不识泰山认错了,一张一张点进去确认了,最后确认,全都是AI。
没一张是能用的参考。。。
这照样搜到结果图的第一页。
我又翻了3、4页,才开始有部分的真人的图开始显露。
更恐怖的是,我显露不只是这个主要词,低质量的AI内容已经悄无声息地,蔓延到了互联网的每个角落。
例如“牡丹”这个要紧词,我啥画风要求都没加。
搜出来的结果都不用我标注了,全是。
还有AI重灾区,“龙”。
除了一张Q版的,全都是AI,一点一个准。
越搜越觉得诡异。。。
我又自作聪明地觉得,这或者是搜索引擎的问题,那我去一些摄影、造型素材站找灵感,总能避开吧。
没想到,防不胜防啊。
原先我看到素材网站有“屏蔽AI创作的图片”的选项,以为终于能找到正常的效尤了。
搜出的前10张图里,6个被我划掉的是AI。
说真的,这帮AI图连装都懒得装。
你如果那种高质量的AI图也就算了。
结果很大一部分都是结构崩坏、光影混乱、质感油腻,全特么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微do的玩意,普通人任意一看就知道是垃圾,更别说我这个天天和AI打交道的。
看着这些垃圾图在图库里泛滥成灾,开始对我的平素小事产生一些影响,我突然就想问一个问题:
这些AI垃圾,它们到底是从哪儿冒出来的?
挨个追溯图片来源,终于破案了,而且答案跟我估计的极端一致:
这些AI图,基本全都都来自内容平台和社交媒体。
最常见的来源,是短视频平台。
光是一个“牡丹”的严重词,就让我顺藤摸瓜找到了好几个“复制人”账号。
这些账号主页里几百条几乎一模相仿的内容,连用的图和文案都是用同一个Prompt跑出来的。
几百条重复的内容,都是AI生成的龙啊、牡丹的图片,配上各类网络鸡汤和励志语录和流行bgm,居然流量还不错,还有1w赞的东西。
还有被复制人壁纸号疯狂入侵的内容平台。
这种壁纸号,全部都是复制人,我曾经点开N个账号了,每个账号都是相同的,AI生图、AI文案,然后每个号一般发一条九宫格的AI垃圾。
很烦,彻底让我的搜索引擎,变成了赛博粪坑。
然后素材网站里的AI图,也肖似,有不少来自图文内容平台。
这些账号和内容,莫名让我想到之前很火的一个短视频:“黄龙江一派都带蓝牙,记住我给出的原理。。。”
就是那种浓浓的人机感。
他们孜孜不倦地宣布几百条一模同样的内容,久而久之,通过算法的加持,这些垃圾就像癌细胞相同,侵蚀着互联网的每个角落。
想想以往,我们曾经习惯了水军在评论区刷存在感,如今又冒出一大量AI复制人在内容平台扎堆。
其背后逻辑,继续是“流量逐利”。
创作者想靠流量变现,AI技术刚好给了他们最高效的轰炸手段,于是,一篇篇、一张张,制造成本接近于零的“AI垃圾内容”就这样撒向地球。
互联网,尤其内容平台,需要内容来创造消费。
为了激励创作者,基本所有的平台都有所谓的“流量激励”。其中最直观的,就是流量的直奔变现。
虽然这两年流量奖励砍了不少,但也是还有,且各大平台如旧用各种“广告”、“互助”、“打赏”,五花八门的机会让创作者获利,以祈盼更多创作者照旧为平台输出内容。
倘若一个视频的播放量每抬高1000,就能赚1毛现金,一条视频正经创作一周,能够也只能赚到个几十块。
但用AI开N个复制人账号狂轰滥炸,一天发1000张图就跟喝水相似简单。积少成多,这帮人说不定比认真做内容的赚得还多。
目下在短视频平台和二手交易网站一搜,满屏要教我发家致富的AI大师。
每个标题都噱头十足,总之也不吃亏,我也下单了一笔,看看这帮人到底在搞什么鬼。
刚付款,对面就自动答复了一个网盘链接。
别说,我还真加了。。。
这帮人最终绕来绕去,最终继续想让你掏几百几千去进“高质量AI群”、“定制私域”。
人们挥舞着AI的大旗,打着效用的幌子,却仍然在干着最原始的割韭菜勾当。
但真正让我感到不安的,还不止这些。
我时常想:当有一天,我们在报道海洋里再也找不到一条干净的河流时,该怎么办?
淹没在搜索引擎里大批AI图像和文案之中的,不仅仅是我的创作灵感,还有我对这个全国的基本笃信。
更恶心的是,这些批量加工的垃圾会再被AI抓取、学习,垃圾迭代出更新鲜的垃圾,实现给用户赛博喂屎的大圆满境界。
在SEO领域,这种赛博喂屎的内容农场模式,当然也不是什么新鲜事,可是那个年代只有文字,而现在,所有模态都被全面入侵。
我不懂得将来还要经历多少相像的汹涌,但我始终确信,好内容就像河床深处的珍珠,终究会被发掘。
面对目下铺天盖地的AI垃圾,也终有人会站出来捍卫那份珍贵的、不能替代的人类表达。
我们眼前并不是无路可走,只是需要花更多力气,去捞起那些真正属于我们自身的东西。
去看、去听、去说,去坚持内容的源头清泉。
要不然,在这报道大爆炸的年代,我们将失去的不仅仅是所谓的灵感,还有与灵感同在的那份真诚与笃信。
所以,请记住。
当漫天的AI垃圾在夜空中坠落,当数据的洪流席卷而来,你照旧可以冷静地拨开它们,照样寻找那盏微弱却不熄的灯火。
它在那里。
一直都在。